欢迎访问河南潜润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13017685572
行业新闻

平顶山市高标准农田实现数据化管理、智能化控制

发布时间:2022-03-28 10:24:28人气:

3月21日,在平顶山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村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,一排排喷灌设施正在为麦苗浇灌返青水,一批无人机在为麦田喷洒绿色环保除草剂……处处生机盎然。


“你瞅瞅!这麦苗长得多旺!现在种地省事、省力、产量高,现在的人真能!”望着齐刷刷、绿油油的麦苗,69岁的村民姚献臣感慨道。


2019年,筹措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,2020年下半年在大黄村西率先建成了万亩高标准农田,达到了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沟相连、旱能浇、涝能排”的丰收田标准。


在高标准农田控制中心大屏幕上,万亩麦田一览无余。智慧农田数据化管理、智能化控制,让人叹为观止。


该控制中心项目经理张峰介绍说:“现在工作人员坐在控制中心,利用监控设施就可监测万亩农田,并准确掌握哪块地缺墒、哪块地缺肥、哪块庄稼有害虫……然后启动自动水肥机,对指定的地块灌溉施肥、防治病虫害。”


全国人大代表、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说:“3年前,我们这里的耕地还处在各家各户零散管理中。由于农业设施落后、管理不科学,耕地投入大、产能低,亩产也就三四百公斤。2021年,这块新建的高标准农田亩产小麦超过650公斤。”


高标准农田,让“望天收”变成了旱涝保收田;藏粮于技,让古老土地焕发新生机,农民也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中解放出来。


“以前,在地里辛苦一年也挣不到几个钱;现在,我们不种地,每年每亩还能得到1000元流转费。不仅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孩子,还可以去示范田里干活,每天收入几十元到二三百元,比以前强多了。”村民刘献伟说。


高标准农田的建成,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带动了周边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,企业效益明显提升。


“我们的面粉厂日产量360吨,同时还从事面条加工,拉长了产业链条。以前,我们的小麦都是从一些零散的农户中收购,由于产量有限,大多农户不愿出售。现在,有了高标准农田,小麦产量高、质量好,我们的原材料小麦全部来自于本地。这样不仅省时省力,还节省了从外地购进原材料的运输费用。”当地从事面粉加工的王旭珂说。


如今,农忙时,大黄村有800多人在高标准农田务工,1100多人在村里从事小商品、图书批发、电商等行业,全村人均收入3.7万元。


粮食稳,天下安。下一步,平顶山市将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出新招,在提升农业质效上求突破,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做文章,加快推进优质粮食工程,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,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

来源: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