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《济南市“十四五”节约用水规划》“出炉”。济南市将在保证全市粮食安全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,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。
推进灌区节水改造
提高灌溉水利用率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加快推动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,开展葛店灌区、卧虎山水库灌区、垛庄水库灌区、东风电灌站灌区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,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。
同时,济南市将全面实施济南市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,利用灌区渠系砌护、维修、改造、续建等手段,完善骨干和末级灌排体系,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,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。
此外,济南市将规模化推进管道灌溉,推广喷灌、滴灌、微灌以及绿色一体化精准高效灌溉技术,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效益;加强农田土壤墒情监测,实现测墒灌溉。到2025年,济南市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,创建一批节水农业示范园区。
优化作物种植结构
提倡适水种养模式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,调整种植结构和优化空间分布,减少农业需水量,提高农业效益。根据水资源条件,推进适水种植、量水生产。
同时,济南市将加快发展旱作农业,实现以旱补水。在干旱缺水地区,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量,提高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,选育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;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实施轮作休耕,适度退减灌溉面积,积极发展集雨节灌,增强蓄水保墒能力,严格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。
济南市还将鼓励和引导种植节水、高效的农作物,稳定小麦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,积极调整提高蔬菜、瓜果等其他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比例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
灌溉用水定额管理
完善节水灌溉制度
在保证全市粮食安全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,济南市将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,加强用水定额管理,完善各主要农作物的用水定额体系,根据定额核算管控灌溉水量。
济南市完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,在干支渠分水口安装计量设施,推广用水计量和智能控制技术,逐步实现集中调控、总量调控。
同时,济南市将建立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托管机制,优化农业生产“托管+”模式。充分发挥农服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种类型服务组织优势,依托农业生产+节水灌溉设施托管,扩大规模化节水灌溉覆盖范围。2023年,完成济阳区、商河县试点建设,并在全市推广。
推广用节水型器具
推动农村生活节水
在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基础上,济南市将加强农村用水计量装置和入户水表安装改造,加快推动农村供水管网改造,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,大幅提高非接触自动控制式、延时自闭、停水自闭、脚踏式、陶瓷片密封式等节水型水龙头的使用比例,禁止使用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、铸铁螺旋升降式截止阀的使用。
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用水计量收费,促使居民增强节约用水意识。